关于审批利用外商投资改造现有企业项目的通知

副标题#e#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委,有关部门:

  利用外商投资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 拓宽国有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渠道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搞好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宏观管理,正确引导外资投向,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及形成不利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垄断, 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工作, 针对目前利用外商投资改造现有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83 号)和《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4]12 号)的精神,特通知如下:

  一、有关部门及各地经贸委(经委、 计经委)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在研究制订行业及地区调整结构、 重点发展的政策, 搞好现有企业利用外商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工作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利用外商投资改造项目的审批工作。

  二、 利用外商投资改造现有企业项目系指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现有国有企业为依托,通过转让股权、 以现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物与工业产权作价与外方合资及双方出资等方式,获得资金、设备、技术及其它增量投入, 达到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出口创汇、 节能降耗,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

  三、凡国有企业利用外商投资(含台、港、 澳资本及中资外企)进行技术改造的,均适用本通知规定。

  四、项目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1、凡国有特大型、大型企业和中央企业利用外商投资对本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主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后,一律报国家经贸委。项目总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含1亿美元)的,由国家经贸委提出审查意见后报审批;总投资在1亿美元以下的,由国家经贸委审批。

  2、地方现有企业(除国有特大型、大型企业外)利用外商投资改造项目,总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含1亿美元)的,由国家经贸委提出审查意见后报审批; 总投资在1亿美元以下,限额以上(含限额数,即按1992年中央4号文件规定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边沿江开放城市和内地省会开放城市3000万美元,其余1000万美元), 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企业所在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报国家经贸委审批, 同时抄送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须提出意见报国家经贸委。

  总投资在限额以下的,由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审批,同时抄报国家经贸委备案。省级以下的审批权限由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五、涉及国家限制外商投资领域和行业的项目, 不论投资额大小,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六、报批文件的主要内容:

  1、项目名称。

  2、合资地址。

  3、 主办单位(包括中方企业名称和外方的国别及企业名称)。

  4、企业概况及合资的理由。 包括:国内该行业的生产技

  术状况,市场需求情况,国外生产技术情况, 合资的必要性;

  中方现有企业的基本情况,即厂房、设备、工艺技术、 技术力

  量、生产条件等;外商的资信、技术实力; 合资改造的内容和

  拟达到的目标、发展方向。

  5、合资的方式、规模,产品品种,生产能力,销售方向、

  销售渠道。

  6、多余人员的安置,多余设备及债权、债务的处

#p#副标题#e#

理。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包括:中方投资的构成, 所占

  总投资的比例;外方投资的构成,所占总投资的比例。

  8、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及其它条件。

  9、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10、外汇平衡及各方承担的责任。

  11、合资年限。

  12、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

  13、合资工作进度及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建议书内容包括本条规定之1、2、3、4、5、7、10 、

  11、12、13条即可。

  七、 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附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资产评估报告和有效的验资证明。

  八、 现有企业利用外商投资进行技术改造而外汇不能自行平衡的项目,应征得外汇管理部门同意后再审批。

  九、有关部门和各地经贸委(经委、 计经委)要将利用外商投资改造现有企业项目的中方新增投资部分, 纳入年度技改计划并留出相应的资金和规模,作为项目的内部配套。

  十、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项目的合同章程, 按规行规定,由外经贸部门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十一、城镇集体企业、 乡镇企业利用外商投资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参照上述审批极限及程序审批办理。

  十二、现有中外合资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双方协议,增资进行技术改造, 凡生产经营外部条件需要国家平衡的项目,参照上述审批权限及程序审批办理。

国家经贸

联系人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